芒种|“芒”有所获,“种”有所得
当仲夏的微风吹起,我们迎来了芒种。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,夏季的第3个节气。
当仲夏的微风吹起,我们迎来了芒种。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,夏季的第3个节气。
芒种,又名“忙种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。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57分将迎来芒种节气,意味着孟夏将尽,仲夏登场。
每年6月5~7日,太阳位于黄经75°时是芒种节气,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。“芒”,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“种”,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五月节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。”意指大麦、小麦等长着芒刺的各种谷物已经
芒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“芒种”含义是“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,过此即失效”,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、雨量充沛、空气湿度大,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,农历五月初十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,承载着丰富的习俗与信仰。这一天,不仅是农历日历上的一个标记,更是融合了送花神、芒种节气以及安苗祈福等多重文化意蕴的特殊日子。这些习俗,犹如历史的低语,向我们诉说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热爱。
“芒种”也称为“忙种”“忙着种”,预示着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。它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预示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。
民间有在芒种这天祭祀花神的习俗,花谢春尽,祭祀花神,来年再盼春归。
与此相反,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,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。
"芒,草端也;种,稼穑之事。"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的寥寥数语,道破了这个节气的本质 —— 它是刻在农耕文明里的双重变奏。北方麦田里,麦穗已披上金纱,芒刺间凝结着整个春天的阳光,等待镰刀写下成熟的注脚;南方水田里,新苗正舒展鹅黄的幼叶,农人弯腰的弧线与田埂的曲线
每年6月5日-7日迎来芒种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。“芒”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,“种”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。有人将“芒种”称为“忙种”,收获与新的耕耘交汇在同一个节气里,可以说是农民们最忙碌的时节。
芒种的起源芒种最早记载于《周礼》“泽草所生,种之芒种”,其设立源于上古先民对自然律动的精准把握。此时南北大地呈现迥异农忙景象:北方麦浪翻滚,镰刀霍霍抢收麦粒,所谓“麦黄农忙,秀女出房”,连闺中女子也需下地劳作;南方水田如镜,农人躬身插秧,“春争日,夏争时”的谚
今天——己巳年的五月初十,是进入夏天的第三个节气——芒种。曹雪芹赋予这个节气一个重要内容:祭祀花神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七回中说:“尚古风俗,凡交芒种节的这日,都要设摆各色礼物,祭祀花神。言芒种一过,便是夏日了(这话对吗?),众花皆卸,花神退位,须要饯行。”于是大
“芒种忙,忙着种。”这个时节,北方的小麦金黄一片,等待着人们去收割;南方的稻田里,人们忙着插秧,种下对未来的希望。“春争日,夏争时”,在这收获与播种并存的日子里,每一滴汗水都承载着丰收的期待
芒种,又名“忙种”,字面含义便是“有芒的麦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种” 。此时虽简阳的小麦已完成颗粒归仓,但农事的繁忙未曾停歇。田垄间,农人们驾驶着农机翻耕土地,为水稻种植做足准备;水田里,插秧机穿梭往来,嫩绿的秧苗被快速、整齐地植入泥土,在粼粼波光中随风轻摆,勾
“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。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。”当夏日的暖风轻拂大地,当布谷鸟在田间欢快啼鸣,芒种,这个带着泥土芬芳与生命活力的节气,悄然来临。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更是农人一年中最忙碌、最关键的时刻,是时光写给大地的深情诗篇,也是岁月馈赠给劳动者
每年6月5日至7日,太阳到达黄经75°时,是芒种节气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直接指导农事活动的节气。
蛙声阵阵,蝉鸣渐起,田野间麦浪翻涌,今天是芒种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夏季的第三个节气。这个时节,气温攀升、雨水增多,大自然用热烈的笔触,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仲夏图景,也拉开了 “忙收忙种” 的农事大幕。
2025年6月5日,17时56分,芒种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启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°当芒种与高考“不期而遇”祝愿2025所有考生们皆能“芒”有所获,“种”有所得始于希望,结于丰盈开启一段新的人生芒种时节最重要的便是农
蝉鸣渐起,麦浪翻金6月5日17时56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——芒种这个充满生命力的节气让盛夏的气息裹挟着麦香、雨声和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芒种时节“晴雨盲盒”随时开启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6月5日,阳光先“打头阵”以25℃至32℃的晴转多云天气为芒种拉
一是芒种在端午后。2025年端午节是5月31日,而芒种在6月5日,相差10天。从农业生产角度来看,芒种在端午后,气候条件往往更适宜农作物生长。